中新網安徽新聞11月14日電 (通訊員 李新能)近日,走進宏潭鄉楊林村、佘溪村等村,青山綠水、村居整潔,道路平坦、綠樹成蔭,溪水潺潺、墻繪絢爛……一股清新、整潔、遠離城市喧囂的氣息撲面而來,美得令人心曠神怡。
近年來,宏潭鄉大力推進落實美麗鄉村、千村整治、傳統村落建設工作,并結合“五微”行動,全面升級打造和美鄉村,實現了全鄉村容村貌新變化,產業新發展,農民生活新提高,繪就了一幅宜居宜業的和美畫卷。
環境整治塑新顏
“以前啊,環境不是那么好,經過近幾年的環境整治后,到處都是干干凈凈的,村里環境好,我們住得也舒心,打從心里愿意保護環境,參與美化家園!币晃徽阱憻挼拇迕裥χf。
宏潭鄉始終把村莊環境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常態化清理村莊道路兩旁及農戶庭院周圍環境,重點對廢棄坑塘、水溝進行集中清理,加強對雞鴨的圈養管理,定期道路兩旁的雜草進行徹底清理,不留路邊溝渠垃圾和衛生死角,實行垃圾一日一清,并以“擂臺比拼”掀起實干熱潮。
“金邊、銀角”造亮點
“破舊的土墻如今繪制成了文化風情墻,感覺咱們楊林村的環境一下子提升了好幾個檔次,還在桃園、古樹附近設置了幾處網紅打卡點,近些天,來了好多的游客前來游玩,小村落一下子變的熱鬧了起來!睏盍执宕迕裢艟涨傩χf道。
宏潭鄉以打造“金邊銀角”和“五微”示范村為抓手,實施“微改造、精提升”,積極引導村民利用房前屋后閑置土地打造“五小園”、美麗庭院,全鄉打造農耕節點50余處,繪制農耕文化墻、回憶墻70余幅,在田間建造古代“糧倉”10余處,繪制文化墻7處,打造景觀步道6處,水口提升節點3處,著力塑造新亮點。
“小產業”變成“新引擎”。
“咱村這些年的變化很大,水蜜桃連年豐收,今年收入達到了21萬元,不少村民也相繼在房前屋后種起了桃樹,村莊綠化更好了,村民們看到了希望,現在干勁十足嘞”楊林村黨支部書記李小南介紹。
產業好不好,關鍵在于“合不合適”,該鄉立足地域環境優勢,在土地上做文章,多措并舉進行試點嘗試,最終推廣種植了水蜜桃、黃花菜、猴魁茶葉、中草藥等農產品,效益顯著,帶動當地村民增收致富,促進了各村的集體經濟收入,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小村規”撬動“大治理”
在佘溪村,村部文化墻上醒目的村規民約映入眼簾,“愛護環境講衛生,垃圾雜物不亂扔,勤勞致富全家樂……”內容從環境衛生到孝老愛親,不僅涵蓋面廣,而且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這樣的村規民約不僅展示在各村部的文化墻或宣傳欄上,而且也內化于村民心中。近年來,宏潭鄉廣泛征求聽取群眾意見,發揮村規民約等社會規范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將移風易俗、生態文明、鄉村環境整治、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等相關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并以積分的形式在生態超市兌換生活用品,以“小村規”撬動鄉村“大治理”,助推新時代的鄉村振興,繪就“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和美鄉村新畫卷。(完)
中國新聞社安徽分社版權所有: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主辦單位:中國新聞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號 郵編:230021
聯系電話: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