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安徽新聞11月14日電 (通訊員 胡曉璐)今年以來,碧陽鎮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以“微改造 精提升”為主要抓手,激發鄉村的新動能、新活力和新氣質,以“繡花功夫”實現鄉村文旅融合的跨越式發展,打造出具有碧陽特色的農文旅融合新樣板。
“微改造”扮靚新風景。發揮村莊“四個一”(一村一主題、產業、Logo、故事)作用,做實“百村計劃”,“鳳鳴豐梧”“棲心碧山”“書香關麓”“影像南屏”等村莊品牌孕育而出,走向市場。按照“點上有風韻、線上有風光、面上有風景”的建設要求,持續打造融合發展、創意創新、特色農業三條“五微”示范帶。從村組單點整治到全域連線成片提升,美化斑駁破舊的圍墻,整治堆放雜物的小廣場,改造老舊村道和街巷,實現“小盆景”變“大風景”,建成城鎮綠道、鄉村綠道、森林綠道等總計265公里,完成節點小品打造50余處,補植鮮花30余處。對破損道路修復及其他基礎設施完善,受益群眾2000余人。
“微創意”點亮新空間。不斷盤活閑置農房資源,從挖掘文化內涵和提升游客感受入手,打造全域旅游的打卡地和目的地。南屏村黨總支聯合小米集團黨委聯合推出新打卡地標“影像南屏郵筒”;豐梧村開展“豐梧季”鄉村建設行動,來自倫敦大學學院、香港理工大學等10名鄉建青年共同打造了徽州巷陌、田野驛站、水渠廊橋等鄉村節點。深入挖掘傳統民俗文化,打造秋收場景。交叉小徑的花園“稻秋天,夢一場”活動火爆,沿線稻田景觀成為9月皖南片區最熱的打卡地之一,最高日接待量達2000人次。10個重點村打造“稻子熟了”美陳,南屏村在稻田中舉辦《碩果累累》影像南屏特展,為游客呈現出“村村是畫,步步皆景”的沉浸式曬秋場景。通過挖掘特色文化、激活閑置資源,讓鄉土記憶更加鮮活,讓旅游場景更加豐富。
“微場景”激發新體驗。以“月月有節慶、四季有活動”為目標,招引和培育賽事慶典,加速全域農文旅“新場景”打造,營造碧陽節慶會客廳濃厚氛圍。尤其是國慶期間,成功舉辦豐梧村中國農民豐收節、古黃村向日葵音樂節,魚龍舞、開蒙禮、農事體驗等各類創意創新旅游產品好評不斷。央視新聞聯播、央視17套、安徽縣域新聞聯播分別播放南屏村稻田藝術節海采、碧山“青銅三項”賽和一夜魚龍舞場景!半p節”期間全鎮景區接待游客1.16萬人,同比增長118.9%,碧山、豐梧等非景區景點累計接待游客1.5萬人次。(完)
中國新聞社安徽分社版權所有: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主辦單位:中國新聞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號 郵編:230021
聯系電話: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