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安徽新聞11月13日電(通訊員 劉進 司振寧)漫步泗縣鄉村,道路兩邊、房前屋后,隨處可見用廢舊材料圍起來的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里面栽滿了各色花卉或果樹、蔬菜!耙郧鞍臣议T口堆滿了舊農具、爛柴草,村里幫助我清理以后,圈起了籬笆,撒上了花種,你瞧現在多好看呀!便艨h屏山鎮屏北村村民彭淑霞一邊侍弄著花草,一邊“炫耀”家門口的美景。
在劉圩鎮高渡村村民李良猛家門前,一汪水塘碧波蕩漾,幾位村民在塘邊的風景樹下散步聊天,十分愜意。這里原先是個填滿垃圾、臭氣熏天的廢舊坑塘,去年整治后栽種了上百棵風景樹,水里放了魚苗、栽下蓮藕,“龍須溝”成了小魚塘、小藕塘,讓村民多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提高農村居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應當大處謀劃,小處落子。本著利用現有資源,發揮綜合效益的原則,‘五小園’建設不一味貪大求洋,花卉和果樹種植均以本地品種為主,建設用地以房前屋后等閑置土地資源為主,建設材料以廢磚石、舊木料等為主,盡量做到就地取材、變廢為寶!睋艨h農環辦負責人介紹,一年來,全縣共清理村內塘溝1200余個、農業生產廢棄物近40000噸,做到無暴露垃圾、無衛生死角。這些房前屋后、坑塘邊上、道路兩旁整理出來的邊角“閑地”為打造“五小園”提拱了“舞臺”。
近年來,泗縣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實事求是”原則,充分利用農戶空閑宅基地、房前屋后空地、宅基地改革騰退的空地和閑置溝塘,以及鄉村主要道路兩側路肩等,推進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小魚塘、小藕塘等“五小園”建設,既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又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
據悉,該縣與企業或經營主體合作,選擇部分村莊開展示范推廣,引導農戶種植櫻桃、石榴、蘋果、梨、葡萄、時令蔬菜和經濟林;針對大溝、汪塘,宜藕則藕、宜魚則魚;依托土地、勞力資源及市場需求,因地制宜發展規;、黃楊、紅葉石楠等景觀苗木和玫瑰、牡丹、芍藥等特色花卉、中藥材種植。同時探索“合作社+農戶+企業”等模式,積極助力村民增收。
中國新聞社安徽分社版權所有: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主辦單位:中國新聞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號 郵編:230021
聯系電話: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