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安徽新聞11月12日電 (黟宣)11月11日,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文化之美·紙上空間”安徽紙工藝項目年度成果展在黟縣碧陽鎮南屏村開幕。
開幕式上,展覽主辦方——傳統工藝與材料研究文旅部重點實驗室發布了《安徽紙工藝項目白皮書》和《文化之美·紙上空間項目宣傳片》。多省非遺中心領導,黟縣政府領導,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領導,安徽省美術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浙江師范大學創意與設計學院、南昌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黃山學院等院校領導、教師,安徽當地非遺傳承人,媒體記者,參展藝術家等出席了開幕式。
“黟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發展歷史,被稱為“中國明清古民居博物館”,徽文化更是源遠流長。今天,各界媒體、專家學者、藝術大咖相聚黟縣傳統古村落黟縣,雅俗共賞“文化之美”,夢回千年“紙上空間”。我們真誠期盼各界各位一如既往地關心、關注、關愛黟縣,讓更多的優質資源、非遺業態、創新理念,與黟縣相生相容、相得益彰,持續迸發出更多元、更燦爛的“火樹銀花”!摈鹂h縣委書記程寄縣在開幕式上發出邀約。
安徽紙工藝成果展策展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蘇丹介紹:“手工造紙是古代文明的巔峰,也是我國眾多非遺項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類,它體現了非遺所傳遞的文化屬性。造紙工藝的多環節、協作性又具有現代工業的特征。因此,傳統與現代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壕溝和壁壘,用今天的創造發明和藝術形式去賦能傳統文化是順理成章的。同時,非遺作為人和環境互動的產物,具有空間屬性和環境屬性,讓非遺重新回歸特定環境并從中獲得能量,是我們選擇南屏古村祠堂建筑作為展覽空間的主要原因!
2023年,傳統工藝與材料研究文旅部重點實驗室以“安徽手工紙”為研究對象,開展了一系列的學術活動。聯合非遺傳承人、學者、藝術家、設計師組成安徽手工紙創作營,完成了31件/套“紙”為主題的藝術作品,并在南屏村的經典徽派祠堂建筑中舉辦“文化之美·紙上空間”安徽紙工藝項目年度成果展,旨在“從藝術的角度發現紙”,同時也是對非遺的展陳方式和非遺的在地藝術建構功能的一次探索。
本次展覽將在南屏村葉氏宗祠(敘秩堂)、葉氏支祠(奎光堂)展出持續至29日。
中國新聞社安徽分社版權所有: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主辦單位:中國新聞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號 郵編:230021
聯系電話: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