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11月8日電(劉鴻鶴 張宇 完顏亮)11月8日,由安徽省銅陵市交投集團投資建設、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承建的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架梁吊機順利從南岸整體轉場到北岸,標志著國內首次架梁吊機整體轉場取得成功,大橋關鍵線路施工取得重大進展。
據中鐵大橋局G3大橋項目部一分部總工程師宋海濤介紹,該架梁吊機由機架結構、走行系統、頂升系統、錨固系統、起升系統、吊點縱移系統、電氣液壓系統、走道欄桿、后拉桿轉換機構組成。架梁吊機高25.92米,長57.05米,寬36米,整機自重820噸,額定起重量1600噸,承擔G3橋38片大節段鋼梁架設的任務。
“我們采用2臺1000噸浮吊將架梁吊機主體結構整體由南岸鋼梁上吊裝到10000噸運輸船上,通過運輸船將架梁吊機運輸至北岸,然后再由浮吊抬吊至已拼裝完成的導梁上!敝需F大橋局G3大橋項目部一分部副總工程師鄒端說,水上兩臺浮吊抬吊作業,就像兩個人穿溜冰鞋抬重物一樣,非常不穩定。綜合考慮浮吊吊幅、吊高、水位等因素,為確保安全,架梁吊機在轉場前已將起升系統、錨固系統、導向系統、走行機構等部分拆除,吊機重量控制在550噸左右。吊裝過程中針對架梁吊機重心偏位,在機架豎桿及下弦桿上分別設置牛腿及吊耳,通過500噸卸扣和2根300噸不同長度的軟吊帶將浮吊吊鉤與架梁吊機連接。
此次架梁吊機的整體轉場具有超高、超重及水上作業的特點。項目部提前4個月開始編制施工方案,組織專家多次研討,對作業順序及船舶拋錨定位反復推敲;吊裝前對吊機、吊點、索具進行檢查簽證,對作業人員多次交底;與海事部門充分溝通通航保障方案,按要求設置了警戒船及拖輪,保障通航及施工安全。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具有“跨度大、荷載重、結構新”的特點。大橋路線全長11.88公里,其中跨江主橋長1505米,主跨長988米,是世界首座雙層斜拉-懸索協作體系大橋,建設難度大,1600噸架梁吊機成功整體轉場,大大縮短了拼裝時間,降低了拼裝的安全風險,為今后大橋建設積累了先進經驗。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是銅陵完善綜合交通設施建設、實現跨江發展的重要工程,也是中鐵大橋局繼合福高鐵銅陵橋后在銅陵承建的第二座長江公鐵大橋。建成后,對于打造合銅發展帶,全面推進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加快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加強長三角互聯互通,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完)
中國新聞社安徽分社版權所有: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主辦單位:中國新聞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號 郵編:230021
聯系電話: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