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安徽新聞11月9日電 (通訊員 李芳芳 程逸涵)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安徽省蕭縣楊樓鎮路套村因地制宜發展產業,2021年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在200畝低洼地里嘗試性種植水稻,喜獲豐收。如今水稻實現三連豐,產業興旺,農民受益。
眼下,在楊樓鎮路套村的農田里,一束束稻穗隨風搖擺、稻香四溢,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金黃的稻谷堆成一座座小山,一派豐收的景象?墒蔷驮趲啄昵,路套村曾因于電力不足、水資源匱乏,糧食產量一直不高!2021年路套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設法改變種植結構,積極探索,借助臨近徐州市銅山區黃集鎮的水資源,嘗試在200畝低洼地種植水稻,當年就喜獲豐收!睏顦擎偮诽状妩h總支書記郭長峰介紹說,“從2021年、2022年至今,午季小麥收割后種下水稻,秋季收獲,產量不錯。今年水稻濕谷畝產高達850公斤,實現三連豐!
水稻種植期間,水源的把控極為重要。若缺水,或斷水過早,會影響籽粒灌漿,造成減產。只有干濕交替,才能提高千粒重。村“兩委”經常向銅山區黃集鎮學習水稻種植技術,嚴格控制供水量。楊樓鎮路套村黨黨總支委員項寧介紹說:“在水稻生長期內,要根據不同階段,控制土壤水分,例如在揚花期和灌漿期水分必須充足,其他階段采取間歇灌溉、干濕交替的辦法提高產量!
在防治病蟲害方面,當地農技人員邊學習邊摸索,利用植保無人機飛防,達到有效防治。
路套村引來源頭活水,變劣勢為優勢,利用低洼地種植水稻,增加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粗S收的稻谷,楊樓鎮路套村村民劉忠喜欣喜地說:“在我們這里種植水稻是新鮮事物,村黨組織帶領我們種水稻不僅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讓我學會了水稻種植方法,選種插秧、稻田管理、收割出售一條龍管理服務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合作社分紅讓我們經濟條件變好了,幸福指數提高了!
從2021年試種水稻起,路套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便采用水稻、小麥輪作的方式,實現一塊地一年兩季豐收,既打響了“創新牌”又拿穩了“保底牌”,今年路套村集體經濟超過了100萬元。楊樓鎮路套村黨總支書記郭長峰說:“村集體經濟提高了,村里就有錢為老百姓做更多的事,除了給村民分紅外,我們正在統計和謀劃今冬要為老百姓做的實事,把錢花到老百姓身上!(完)
中國新聞社安徽分社版權所有: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主辦單位:中國新聞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號 郵編:230021
聯系電話: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