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安徽新聞10月27日電 (通訊員 王麗群 鄭曉冬)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農家書屋、道德講堂、文化講堂、文化廣場、廣播站……各種文化設施應有盡有,村民們或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聆聽講座,或在農家書屋學習養殖技術,或在文化廣場打球健身……深秋時節,黟縣美溪鄉處處彌漫著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
近年來,黟縣美溪鄉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堅持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資源,激發優秀傳統鄉土文化活力,將鄉村文化發展融入鄉村振興工作,用優秀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以文夯基,激發鄉村振興“內驅力”。依托深厚的歷史文脈、獨特的區位優勢,做好“融”文章,使看得見的鄉村風貌、留得住的鄉土記憶有聲有色、有形有效。充分發揮美溪口革命烈士陵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美坑村紅色旅游傳承基地等紅色陣地作用,組建“五老”志愿者和鄉村志愿講解員隊伍,生動宣講美溪紅色基因、革命傳統。堅持“傳承”和“保護”兩手抓,讓非遺文化入村組、入學校、入景區,不斷提升非遺文化影響力,讓非遺文化植根鄉土。依托美溪嗩吶非遺傳承基地和石墨茶非遺傳承基地,創新開展“非遺+研學”“非遺文化進校園”等主題活動,鼓勵青少年當好非遺文化的倡導者、傳播者和弘揚者,不斷壯大非遺傳承隊伍,夯實非遺傳承根基。
以文化人,厚植鄉風文明“正能量”。 持續推動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一所四站五點”建設,完善功能布局,提升服務品質,積極打造“小而美”的鄉村公共文化新空間。常態化開展“送戲下鄉”“公益電影送下鄉”“農民運動會”等惠民活動,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完善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章程,以“喪事簡辦、喜事新辦”為切入點,發揮黨員干部示范帶動作用,推進移風易俗;廣泛開展“平安家庭”“美麗庭院”“美溪好人”“美溪鄉最美系列典型人物”等評比活動,引領文明新風。充分挖掘本土家風家訓文化精華,在美溪文化廣場、村民農家小院繪制文化墻8處,繪好“美溪故事”,傳承美德家風,使鄉愁記憶推陳出新、文明和諧蔚然成風。
以文興業,打造文旅融合“新名片”。近年來,黟縣美溪鄉聚焦重塑鄉村文化新業態,積極尋找鄉土文化和旅游產業鏈條各環節的對接點,創新“文化+N”發展模式,不斷促進多業態融合發展。積極打造打鼓嶺、黃姑河、情侶林、美坑中心村、康養步道、嶺腳等多處文化節點,植入山岳、親水、特色飲食、傳統農耕等文化因子。讓傳統村落、手工技藝、古建遺存、民俗活動等蘊含鄉土文化氣息的載體“活起來”,不斷促進鄉村優秀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截止目前,美溪鄉累計旅游接待游客3.2萬人次,收入230余萬元。(完)
中國新聞社安徽分社版權所有: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主辦單位:中國新聞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號 郵編:230021
聯系電話: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