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安徽新聞12月2日電(吳江海)張全和奮不顧身跳入3米多深的污水井,救出落井者;呂利余、呂利明兩兄弟沖入熊熊火海,讓困在樓上的一家四口脫險;面對持刀歹徒,朱成根挺身而出擋在最前面……電子大屏上,一幕幕平凡人的善行義舉,一次次感動著人們。
12月2日晚7時,黃山市委黨校禮堂座無虛席,一堂見義勇為主題思政課在這里開講。
見義勇為者以人性的光輝溫暖他人,社會也給予了他們無上榮光。首先登臺的是26位受表彰的2021年度黃山市見義勇為先進人物,他們以自己的善行義舉,向在場的700名中小學校、高校學生以及社會各界代表,詮釋了中華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大家樹立了可信可學的身邊榜樣。
這是一場隆重的表彰會,也是一堂生動的思政課。簡短表彰儀式后,黃山市4位黨政領導以普通市民身份走上講臺,與大家分享了他們的學習體會。
涵養舍生取義的高尚情操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痹邳S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任生看來,見義勇為不僅需要處變不驚、冷靜對待,同樣需要量力而行、謀定后動。無論采取什么方式,只要在關鍵時刻愿意站出來,在危急關頭敢于豁出去,并能快速準確地幫人脫離困境,就是一種見義勇為的善舉、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
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任生說,對于廣大青少年特別是未成年人來說,重要的是從平凡人的不平凡壯舉中,學習他們“歷盡生活的千帆,而不染歲月風塵”的高潔、“一路風景皆過客,身在天涯守初心”的超脫、“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的俠氣、“泰山崩而色不變,麋鹿興而目不瞬”的沉著、“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執著,從而在內心播下正義的種子,涵養正氣,沉淀底蘊,升華品格。
厚植崇德重義的向善沃土
2500年前,先賢孔子說過“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名言,將“君子”的形象刻畫得深入人心。從此,“義不容辭、崇德重義”這一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基因賡續至今、歷久彌新。
黃山市副市長劉力說,在浩如煙海的歷代典籍中,在磅礴厚重的文明傳承里,那些舍“小我”為“大我”的善行義舉,那些舍“私利”為“公義”的義無反顧,總會讓人如沐春風、蕩氣回腸。
“克己最嚴須從難處去克,為善以恒勿以小而不為”。千百年來,徽州人崇尚禮義、講求義理,不僅將對“善行義舉”的追求滲透進“修身育人、經商創業、經世報國”等方方面面,映射在“徽學、徽商、徽文化”傳承發展的點點滴滴,更讓“義”的解讀更多元、內涵更深刻。陶行知先生的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顆草去”,更是詮釋了“胸懷天下、兼濟蒼生”的“大義”。
劉力說,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最閃光的地方,體現了古圣先賢的思想,涵蓋了仁人志士的夙愿,寄托著革命先烈的理想,抒發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要我們心有大愛,就會無懼險阻;心存大義,就能勇于亮劍。
點亮英雄輩出的精神火炬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夢。什么樣的人才是英雄?
黃山市副市長、黃山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伍春宏認為,英雄就是在國家需要時敢于義無反顧的人、在人民需要時敢于踏出一步的人、在他人危難之時敢于伸出雙手的人。
伍春宏說,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們之所以能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憑的就是心懷正直、心懷正義、心懷正氣的滿腔熱血。
“一人興善,萬人可激”。伍春宏說,見義勇為并不是那么遙不可及。很多時候,需要的是多一點嫉惡如仇的良知,多一點敢于斗爭的擔當,多一點沉著應對的智慧。只要心懷正義、保護自身、講究方法,你我他都可以成為英雄。
譜寫追光逐夢的青春之歌
善行義舉彰顯天地正氣,平凡人物演繹大愛黃山。黃山市委書記凌云在課堂總結時說,這次受表彰的見義勇為英雄,雖然崗位不同,年齡各異,但事跡都催人淚下、感人至深,生動詮釋了黃山兒女刻在骨子里的大義大愛、大勇大為,綻放了耀眼的人性光輝,唱響了鏗鏘的時代強音,展現了黃山這座三捧“長安杯”的平安之城的最美風景。
凌云最后談了自己的三點感想感悟,與在場的廣大學生共勉:
我們一起擁抱時代。新時代是追夢者的時代,也是廣大青少年成就夢想的時代。在這個各種思潮相互交融交鋒的時代,我們要守護好我們的激情和理想,堅定文化自信自強,傳承徽州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涵養為天地立心的胸懷格局、為生民立命的家國情懷、為往圣繼絕學的使命擔當、為萬世開太平的境界追求,用青春擁抱新時代。
我們一起保持熱愛。因為熱愛,所以執著!扒嗄暾,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應當眼中有光,心中有愛,勇敢接過“接力棒”,跑贏屬于自己的“接力賽”。有正氣、有志氣、有底氣、有朝氣,努力成為“愛滿天下、知行合一”的踐行者。
我們一起景仰未來!拔覀兯玖⒌倪@個地方,正是我們的中國。我們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我們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婁山關”,一代人走一代人的“長征路”。希望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去征服屬于自己也屬于時代的星辰大海,去創造屬于自己也屬于未來的似錦繁華,讓青春在大黃山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中國新聞社安徽分社版權所有: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主辦單位:中國新聞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號 郵編:230021
聯系電話: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